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13培养方案

发布者:郑健发布时间:2013-07-10浏览次数:1103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专业代码:080501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宽厚、扎实的能源动力科学的基础理论,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毕业后能胜任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领域内各项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主要学习能源动力科学的基础理论,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思想道德品质、团结协作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 掌握必要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包括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热与流体科学等。

3.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顺利阅读与专业相关的外文文献,并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

4.掌握较强的计算机软件和网络的基本知识,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其它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并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解决工程中的相关专业问题。

5. 熟练掌握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中的相关系统与设备的研究、开发、设计、运行和技术管理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学科的发展现状及前沿动态。

6.获得本专业领域内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

三、主干学科、专业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专业核心课程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燃烧学、锅炉原理

工程热力学:该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掌握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掌握水蒸气和湿空气,掌握气体与蒸汽的流动,掌握气体与蒸汽的压缩,掌握动力装置循环、制冷循环。

工程流体力学:该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工程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流体静力学、流体运动学、理想流体动力学、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学会相似原理与量纲分析,掌握粘性不可压缩流体管内流动、边界层理论基础,掌握涡流和势流的基本理论,气体动力学基础。

传热学:该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传热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稳态热传导、非稳态热传导,学会热传导问题的数值解法,掌握对流传热的理论基础,掌握单相对流传热的实验关联式,掌握相变对流传热,掌握热辐射基本定律和辐射特性,学会辐射传热的计算、传热过程分析与换热器的热计算。

工程燃烧学:该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固体、液体、气体燃料的特性和燃烧计算,掌握化学动力学基础,掌握着火理论、火焰传播理论及火焰稳定机理,掌握气体燃料、液体燃料及固体燃料典型燃烧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低污染燃烧技术的知识。

锅炉原理: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锅炉的分类、结构及其布置,掌握锅炉设备的热平衡及其计算,掌握锅炉的受热面的作用、型式、结构和运行中的问题,掌握锅炉的炉膛传热计算和对流受热面的传热计算方法,学会锅炉自然水循环原理和计算,掌握锅炉的蒸汽净化方法。

四、双语课程、研究性课程

双语课程:两相流动与传热

研究性课程:强化传热技术、燃料电池、先进热管理技术、太阳能热利用原理与技术、温差利用技术

五、毕业要求及学时、学分分配

     

    

98

1636

含实验学时44,上机学时(40),实践学时88

4.5

108

 

34

 

 

43.5

 

 

毕业要求

1.本专业学生需修满专业培养计划要求的180学分,并取得自主发展计划要求的10学分(其中必须从社会实践科技创新模块中分别至少取得2个学分)以及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的学分,方可毕业。

2.符合条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课程设置、教学环节及进程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学年、学期、学分

备注

讲授

实验

上机

实践

1

2

S1

3

4

S2

5

6

S3

7

8

通识教

育课程

11201

道德与法律

3

48

32

 

 

16

1

1

1

 

 

 

 

 

 

 

 

 

113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48

32

 

 

16

 

3

 

 

 

 

 

 

 

 

 

 

111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8

32

 

 

16

 

 

 

3

 

 

 

 

 

 

 

 

1130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5

80

48

 

 

32

 

 

 

 

5

 

 

 

 

 

 

 

08

创业基础

2

32

32

 

 

 

 

 

 

2

 

 

 

 

 

 

 

 

 

专业概论

1

16

16

 

 

 

1

 

 

 

 

 

 

 

 

 

 

讨论课

10103

大学英语(4-1

3

48

48

 

 

 

3

 

 

 

 

 

 

 

 

 

 

 

10103

大学英语(4-2

3

48

48

 

 

 

 

3

 

 

 

 

 

 

 

 

 

 

10103

大学英语(4-3

3

48

48

 

 

 

 

 

 

3

 

 

 

 

 

 

 

 

10103

大学英语(4-4

3

48

48

 

 

 

 

 

 

 

3

 

 

 

 

 

 

 

07113

计算机应用技术实验

1

24

 

 

24

 

1

 

 

 

 

 

 

 

 

 

 

自学

07112

计算机程序设计C(2-1)

1.5

24

24

 

(16)

 

1.5

 

 

 

 

 

 

 

 

 

 

 

07112

计算机程序设计C(2-2)

2

32

32

 

(24)

 

 

2

 

 

 

 

 

 

 

 

 

 

20201

军训

2

3

 

 

 

3

2

 

 

 

 

 

 

 

 

 

 

 

20202

军事理论

2

32

32

 

 

 

 

2

 

 

 

 

 

 

 

 

 

 

12101

体育(4-1

1

32

32

 

 

 

1

 

 

 

 

 

 

 

 

 

 

 

12101

体育(4-2

1

32

32

 

 

 

 

1

 

 

 

 

 

 

 

 

 

 

12101

体育(4-3

1

32

32

 

 

 

 

 

 

1

 

 

 

 

 

 

 

 

12101

体育(4-4

1

32

32

 

 

 

 

 

 

 

1

 

 

 

 

 

 

 

合计

41.5

 

 

 

 

 

 

 

 

 

 

 

 

 

 

 

 

 

学科基础课程

09101

高等数学(B)(2-1

5.5

88

88

 

 

 

5.5

 

 

 

 

 

 

 

 

 

 

 

09101

高等数学(B)(2-2

5

80

80

 

 

 

 

5

 

 

 

 

 

 

 

 

 

 

09301

大学物理(C)(2-1

3.5

56

56

 

 

 

 

3.5

 

 

 

 

 

 

 

 

 

 

09301

大学物理(C)(2-2

3.5

56

56

 

 

 

 

 

 

3.5

 

 

 

 

 

 

 

 

09401

大学物理实验(C)(2-1

1

24

 

24

 

 

 

1

 

 

 

 

 

 

 

 

 

 

09401

大学物理实验(C)(2-2

1

24

 

24

 

 

 

 

 

1

 

 

 

 

 

 

 

 

09103

线性代数

2.5

40

 

 

 

 

 

2.5

 

 

 

 

 

 

 

 

 

 

09601

大学化学

2.5

40

36

4

 

 

2.5

 

 

 

 

 

 

 

 

 

 

 

04341

工程制图

4

64

 

 

 

 

4

 

 

 

 

 

 

 

 

 

 

 

06401

工程力学

4.5

72

68

4

 

 

 

 

 

4.5

 

 

 

 

 

 

 

 

04353

机械设计基础

3

48

 

 

 

 

 

 

 

 

3

 

 

 

 

 

 

 

04947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2

2

 

 

 

2

 

 

 

 

 

2

 

 

 

 

 

 

20101

金工实习

2

2

 

 

 

2

 

 

2

 

 

 

 

 

 

 

 

 

05401

电工电子学

4

64

 

 

 

 

 

 

 

 

4

 

 

 

 

 

 

 

05481

电工电子学实验

1.5

30

 

 

 

 

 

 

 

 

1.5

 

 

 

 

 

 

 

05101

测量仪表与自动化

2

32

28

4

 

 

 

 

 

 

 

 

 

2

 

 

 

 

05911

测量仪表与自动化课程设计

1

1

 

 

 

1

 

 

 

 

 

 

 

 

1

 

 

 

06312

工程热力学

4

64

60

4

 

 

 

 

 

4

 

 

 

 

 

 

 

 

02221

工程流体力学

4

64

58

6

 

 

 

 

 

4

 

 

 

 

 

 

 

 

06311

传热学

4

64

58

6

 

 

 

 

 

 

4

 

 

 

 

 

 

 

 

热工实验技术实训

2

2

 

 

 

2

 

 

 

 

 

2

 

 

 

 

 

 

 

科研实训

1

1

 

 

 

1

 

 

 

 

 

 

 

 

 

 

1

 

合计

63.5

 

 

 

 

 

 

 

 

 

 

 

 

 

 

 

 

 

专业

课程

06303

工程燃烧学

2.5

40

36

4

 

 

 

 

 

 

 

 

2.5

 

 

 

 

 

06313

锅炉原理

3

48

44

4

 

 

 

 

 

 

 

 

 

3

 

 

 

 

06304

计算传热学基础

2

32

 

 

 

 

 

 

 

 

 

 

 

 

 

2

 

 

06946

计算传热学实践

2

2

 

 

 

 

 

 

 

 

 

 

 

 

 

2

 

7学期最后2周完成

06947

锅炉课程设计

2

2

 

 

 

2

 

 

 

 

 

 

 

 

2

 

 

 

 

专业课程设计(分方向选)

2

2

 

 

 

2

 

 

 

 

 

 

 

 

 

 

2

D-热力发电厂原则系统设计

E-供热工程

F-热力采油注汽系统设计

06991

认识实习

1

1

 

 

 

1

 

 

1

 

 

 

 

 

 

 

 

 

06993

专业实习

4

4

 

 

 

4

 

 

 

 

 

 

 

 

4

 

 

 

06999

毕业设计

13

13

 

 

 

13

 

 

 

 

 

 

 

 

 

 

13

 

合计

31.5

 

 

 

 

 

 

 

 

 

 

 

 

 

 

 

 

 

 

(二)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及进程

课程类别

专业方向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学年、学期、学分

备注





1

2

S1

3

4

S2

5

6

S3

7

8

学科基础课程

A:工程数学系列

09233

数学物理方法

2.0

32

32

  

  

  

  

  

  

2.0

  

  

  

  

  

  

  

  

09806

数学实验

1.0

24

  

24

  

  

  

  

  

1.0

  

  

  

  

  

  

  

  

09104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2.0

32

32

  

  

  

  

  

  

  

2.0

  

  

  

  

  

  

  

09234

计算方法

3.0

48

38

  

10

  

  

  

  

  

3.0

  

  

  

  

  

  

*

09108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0

48

48

  

  

  

  

  

  

  

  

  

3.0

  

  

  

  

  

B:公共专业课程系列

04231

工程材料

3.0

48

42

6

  

  

  

  

  

  

  

  

3.0

  

  

  

  

*

06345

两相流动与传热

2.0

32

28

4

  

  

  

  

  

  

  

  

2.0

  

  

  

  

  

06344

内燃机结构与原理

3.0

48

42

6

  

  

  

  

  

  

  

  

3.0

  

  

  

  

  

04346

机械CAD基础

2.0

32

32

  

(30)

  

  

  

  

  

  

  

2.0

  

  

  

  

*

06346

热工设备强度与计算

2.5

40

32

  

8

  

  

  

  

  

  

  

2.5

  

  

  

  

  

06326

热工系统自动控制

2.5

40

32

8

  

  

  

  

  

  

  

  

  

2.5

  

  

  

  

03302

泵与压缩机

2.0

32

32

  

  

  

  

  

  

  

  

  

  

2.0

  

  

  

  

06004

专业外语

2.0

32

32

  

  

  

  

  

  

  

  

  

  

2.0

  

  

  

*

06314

能源工程与管理

2.0

32

32

  

  

  

  

  

  

  

  

  

  

2.0

  

  

  

  

06316

换热器原理与设计

2.0

32

28

4

  

  

  

  

  

  

  

  

  

2.0

  

  

  

*

06319

节能技术

2.0

32

32

  

  

  

  

  

  

  

  

  

  

2.0

  

  

  

*

C:研究性课程系列

06347

强化传热技术

1.5

24

20

4

  

  

  

  

  

  

  

  

  

  

  

1.5

  

  

06348

燃料电池

1.0

16

16

  

  

  

  

  

  

  

  

  

  

  

  

1.0

  

  

06349

先进热管理技术

1.0

16

14

2

  

  

  

  

  

  

  

  

  

  

  

1.0

  

  

06350

太阳能热利用原理与技术

1.0

16

14

2

  

  

  

  

  

  

  

  

  

  

  

1.0

  

  

06359

温差利用技术

1.0

16

16

  

  

  

  

  

  

  

  

  

  

  

  

1.0

  

  

专业课程

D:热能与动力工程方向

06306

汽轮机原理

2.0

32

32

  

  

  

  

  

  

  

  

  

2.0

  

  

  

  

*

06324

洁净煤燃烧发电技术

2.0

32

30

2

  

  

  

  

  

  

  

  

  

2.0

  

  

  

  

06360

电站锅炉

2.0

32

32

  

  

  

  

  

  

  

  

  

  

2.0

  

  

  

*

06327

热力发电厂

2.0

32

32

  

  

  

  

  

  

  

  

  

  

  

  

2.0

  

*

06337

燃气轮机

2.0

32

32

  

  

  

  

  

  

  

  

  

  

  

  

2.0

  

  

06361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

2.0

32

32

  

  

  

  

  

  

  

  

  

  

  

  

2.0

  

  

06362

锅炉三废处理原理与技术

2.0

32

32

  

  

  

  

  

  

  

  

  

  

  

  

2.0

  

  

E:制冷与暖通方向

06320

空气调节技术

2.0

32

32

  

  

  

  

  

  

  

  

  

2.0

  

  

  

  

*

06325

制冷原理与设备

2.0

32

28

4

  

  

  

  

  

  

  

  

2.0

  

  

  

  

*

06363

低温原理与技术

2.0

32

32

  

  

  

  

  

  

  

  

  

  

2.0

  

  

  

  

06364

先进热泵技术

2.0

32

32

  

  

  

  

  

  

  

  

  

  

2.0

  

  

  

  

06233

流体输配管网

2.0

32

32

  

  

  

  

  

  

  

  

  

  

  

  

2.0

  

  

06315

供热工程

3.0

48

48

  

  

  

  

  

  

  

  

  

  

  

  

3.0

  

*

06357

工业通风

2.0

32

32

  

  

  

  

  

  

  

  

  

  

  

  

2.0

  

  

06365

压缩机结构与原理

2.0

32

32

  

  

  

  

  

  

  

  

  

  

  

  

2.0

  

  

F:油田热能利用方向

02118

石油工程概论

2.0

32

32

  

  

  

  

  

  

  

  

  

2.0

  

  

  

  

*

06211

油气集输

3.0

48

44

4

  

  

  

  

  

  

  

  

3.0

  

  

  

  

  

03103

化工工艺与设备

2.0

32

32

  

  

  

  

  

  

  

  

  

  

2.0

  

  

  

  

06366

注汽锅炉与加热炉

2.0

32

32

  

  

  

  

  

  

  

  

  

  

2.0

  

  

  

*

06309

热力采油技术

3.0

48

40

8

  

  

  

  

  

  

  

  

  

  

  

3.0

  

*

06349

油气田环境保护

2.0

32

32

  

  

  

  

  

  

  

  

  

  

  

  

2.0

  

  

06367

地热能开发与应用技术

2.0

32

32

  

  

  

  

  

  

  

  

  

  

  

  

2.0

  

  

06368

天然气液化技术

2.0

32

32

  

  

  

  

  

  

  

  

  

  

  

  

2.0

  

  



  

  

  

  

  

  

  

  

  

  

  

  

  

  

  

  

  

  

  

  

选修说明:

1.选修学分要求

1)选修课要求至少取得43.5学分。                                                                                                                                       

2)要求从本专业选修课程中至少取得33.5学分,其中从AB组中至少选修10个学分;C组为研究性课程,学生须至少选修一门;从DEF三组中至少选修20个学分。带*的课程为核心选修课程,建议优先选修。

3)要求至少取得10个通识教育选修学分,其中包括至少6个人文素质教育学分。    

2.选修指导意见

1)建议就业创业型学生从专业方向选修课程DEF组中选定一个方向,至少选修10学分;其它两个方向至少各选5学分。


2)建议跨学科发展型学生选修专业方向选修课程DEF中的2个方向,其中一个为主方向,至少选修14学分;另一个为辅方向,至少选6学分。

3)建议学术研究型学生在A组中至少选修5学分,从DEF中选定一个方向,至少选修15学分。

4)建议各学期选修学分分布:




学年











学期

1

2

S1

3

4

S2

5

6

S3

7

8











建议选修学分

  

  

  

1

3

  

17

12

  

11